在“不推车上楼充电”之后,“不要携带电池上楼充电”终于也成了各个小区集中宣传的重点,“堵”的意识有了,但是疏导的怎么样?记者在调查时发现,在有的小区,禁止上楼的海报贴得到处都是,甚至还要求电动自行车车主签订保证书,但是充电设备却还没有配备到位……
难题
禁入海报贴了,充电桩却没安装
一名年轻小伙将电动自行车缓缓停好,随即抽出座椅下方的电池,手拎电池锁车,而后走上楼……这是发生在恩济庄46号院的一幕。看起来“很平常”的画面,却也让小区的一些居民抱有担忧。
“我们小区禁止电动车上楼,宣传工作确实做得很好,但是现在压根儿没有充电设施。”家住该小区的卫先生表示,院子里没有充电设施,即使再怎么动员,也很难减小安全隐患。“要有堵也得有疏嘛,找到地方充电也就不会上楼了。”
46号院总共有三栋楼,均是高层建筑。记者在小区看到,在每栋楼的一层电梯厅和小区公共宣传栏里,均张贴有禁止电动车上楼或者“请勿将电动车在家中充电”的宣传图文。小区之中,也有3处自行车棚,车棚中停放着不少自行车和电动车,然而却没有见到有充电设施。在小区中,有不少电动车有序靠着围栏停放,然而也不见有充电桩或充电柜。
“现在大家主要还是拿到家里充,这个是有隐患的。”居民史先生说,小区中并不缺乏安装充电设施的空间。“那些自行车棚,其实是可以利用起来的,而且安装在里面的话,充电时候也能够遮风挡雨。挺安全的,就是得拾掇拾掇里面。”
为什么没有配置电动车充电设备?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解释,“现在老旧小区这类问题挺普遍的,安装充电设施不是说安就安的,它牵扯着钱、地方等各个方面和部门,需要时间协调。”他同时安抚小区居民说,他听闻街道办事处已经在开始联系了,未来可能会给小区安装好充电设备,“正在推进解决,您再等等。”
46号院街道办事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,电动车充电桩事宜目前主要归街道平安建设办负责,记者在上周多次拨打建设办电话,但均未取得联系。另外一名工作人员解释,“平安办的人最近特别忙,每天事情挺多的,可能正在社区里推进这方面的事儿。”
求解
加装充电桩,谁该负责任?
为什么总是不能加装充电设备,甚至在居民多次投诉后还是无动于衷?记者在采访时听到的说法或者就可以给出答案。
在记者到小区物业公司咨询时,工作人员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物业工作的问题,反而理所当然地回复,未来是否会加装充电设施,也主要不归小区物业负责。“你得向街道办或者社区居委会反映啊,这个我们不怎么管的。”
但实际上,社区居委会包括小区物业,都是有义务推进小区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。记者查找到了一份文件——《关于明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》,这是2020年3月11日,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、市城市管理委员会、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、国网电力公司联合印发的。在这份通知中,六部门提出,必须推动解决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进度缓慢的瓶颈性问题,明确要求街道乡镇、村(居)民委员会,建筑产权单位、管理单位,快递、外卖企业等组织和单位是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的建设主体,应落实辖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设施统筹和具体建设任务,加快集中停放充电设施建设,满足居民和用户停放充电需求。